<address id="zp5tt"></address>

    <span id="zp5tt"><dl id="zp5tt"></dl></span>
    <noframes id="zp5tt">

    <address id="zp5tt"></address>

    <noframes id="zp5tt">

          環球網校是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企業歡聚時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建筑人才培訓合作單位
          您現在的位置在: > 財會考試 > 注冊會計師 > 歷年真題 >

          2021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審計》試題及答案

          2021-05-21 來源:中華會計網校 作者:第一考試網

          2021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審計》試題及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型共5大題,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用2B鉛筆填涂相應的答案代碼。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

           。ㄒ唬〢注冊會計師是J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外勤審計負責人,在審計過程中,需對負責應收款項審計的助理人員提出的相關函證問題予以解答,并對其編制的有關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復核。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1.在確定函證對象時,以下項目中,應當進行函證的是(。。

          #

            A.函證很可能無效的應收款項

          #

            B.交易頻繁但期末余額較小的應收款項 #

            C.執行其他審計程序可以確認的應收款項

          #

            D.應收納入審計范圍內子公司的款項 #

            2.在確定函證時間時,以下方案中,不應選取的是(。。

          #

            A.因J公司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低,在預審時函證

          #

            B.在年終對存貨監盤的同時,對應收款項進行函證

          #

            C.項目小組進駐審計現場后,立即進行函證

          #

            D.為減少函證回函差異,在執行其他審計程序后函證 #

            3.以下與回函結果相關的審計建議中,正確的是(。。

          #

            A.對由于地址不詳導致詢證函退回的應收款項,全額計提壞帳準備

          #

            B.對函證結果相符的應收款項,仍應進一步檢查是否需按個別認定法計提壞帳準備 #

            C.對回函金額與函證金額不一致的應收款項,根據回函金額調整應收款項

          #

            D.對已經審計確認,但在審計報告日后回函不符,且影響重大的應收款項,提請修正報告期會計報表 #

            4.在對詢證函的以下處理方法中,正確的是(。。 #

            A.在粘封證函時進行統一編號 #

            B.寄發詢證函,并將重要的詢證函復制給J公司進行催收

          #

            C.有10封詢證函直接交給J公司的業務員,由其到被詢證單位蓋章后取回 #

            D.有10封詢證函要求被詢證單位傳真至J公司,并將原件蓋章后寄至會計師事務所 #

           。ǘ┰趯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時,A注冊會計師負責生產循環的審計。在審計過程中遇到以下問題,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5.在實施分析性復核和其他相關審計程序后,注意到k公司存在以下對本期生產成本產生重大影響的事項,其中會計處理錯誤的是(。。 #

            A.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核算又原采用預提方式改為發生時一次性計入當期費用,未進行追溯調整。本期發生的大修理費用沖減預提費用余額后計入本期費用

          #

            B.根據有關規定不再按工資總額14%計提福利費,未進行追溯調整。本期發生的福利費沖減應付福利費余額后計入本期費用

          #

            C.由于執行《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將與生產線相關的主要備件按規定確認為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并進行追溯調整 #

            D.因上年度業績考核工作推遲,將本年度發放給生產工人的上年度獎金計入本期直接人工成本

          #

            6.K公司實行實地地盤存制。在復核2003年1月2日對K公司的存貨監盤備忘及相關審計工作底稿時,注意到以下情況,其中做法正確的是(。。 #

            A.監盤前將抽盤范圍告知K公司,以便其做好相關準備 #

            B.索取全部盤點表并按編號順序匯總后,進行帳帳、帳實核對

          #

            C.抽盤后將抽盤記錄交予K公司,要求K公司據以修正盤點表

          #

            D.未能監盤期初存貨,根據期末監盤結果倒推存貨期初余額,并予以確認

          #

            7.在對存貨減值準備進行審計時,發現K公司存在以下事項,其中正確的是(。。

          #

            A.甲材料資產負債表日的帳面成本高于市場價格,按二者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

          #

            B.乙材料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發生貶值,但因期后以高于帳面成本的價格出售給關聯方,未計提減值準備 #

          #p#分頁標題#e#

          #

            C.丙材料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發生貶值,但因期后市場價格有所回升,未計提減值準備 #

            D.丁材料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發生毀損,直接將其計入當期損益,未計提減值準備 #

           。ㄈ㎜公司系ABC會計師事務所常年審式客戶,2002年度在經營形式、內部管理等方面與2001年度比較未發生重大變化,且未發生重大重組行為。A注冊會計師座位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外勤審計負責人,在復核采購與付款循環審計工作底稿時,注意到以下問題,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8.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審計工作底稿中顯示以下審計策略,其中正確的是(。。 #

            A.由于上年度相關內部控制難以信賴,本次審計不再實施控制測試程序

          #

            B.由于上年度審計中已全面觀察固定資產,本次審計僅觀察新增固定資產 #

            C.由于上年度審計中已索取全部固定資產權屬證明,本次審計僅索取新增固定資產權屬證明

          #

            D.由于上年度審計中已全面檢查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本次審計僅檢查新增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

            9.固定資產和在建工程審計工作底稿及其他相關審計共所底稿中有以下審計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

            A.對某項在建廠房工程,建議將相關土地使用權一并轉入該項在建工程核算 #

            B.多某項尚未辦理竣工決算但已啟用的在建工程,建議暫估轉入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

          #

            C.對用流動資金借款建造的某項固定資產,建議沖銷其已經資本化的借款費用 #

            D.對市場價格已經大副下跌的某項固定資產,建議按資產評估價值低于帳面價值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

          #

            10.在建工程審計工作底稿中有以下審計結論,其中錯誤的是(。。 #

            A.在建工程明細帳中列示的某項已完工在建工程余額為負數,建議L公司相應調減已入帳固定資產價值

          #

            B.某項未完工在建工程本年度未發生增減變動,應進一步檢查其是否停建,并據以考慮是否需建議計提減值準備

          #

            C.對在建工程明細帳中列示的大修理工程余額,建議L公司予以調整

          #

            D.對在建工程試車期間產生的試車收入,建議L公司沖減在建工程成本

          #

           。ㄋ模〢注冊會計師M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外勤審計負責人,在審計過程中,需對負責長期股權投資及合并會計報表審計的助理人員提出的相關審計建議及其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復核。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11.以下對長期股權投資及投資收益的審計建議中,不恰當的是(。。 #

            A.對驗資后長期占用被投資單位的資金,M公司根據占用資金數額沖減了長期股權投資的帳面價值,建議予以沖回 #

            B.對本年度無法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控股子公司,建議改用成本法核算該長期股權投資 #

            C.對持有孫公司10%股權的長期股權投資,建議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 #

            D.M公司的合營企業向其大量銷售產品,形成M公司大量期末庫存及大額投資收益,M公司在計算投資收益時扣除未實現的內部利潤,并考慮對該部分存貨是否計提減值準備

          #

            12.在對M公司合并會計報表的合并范圍進行復核時,注意到以下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

            A.資產負債表日后出售的子公司未納入合并范圍

          #

            B.報告期內新設立的子公司未納入合并范圍 #

            C.報告期內出售子公司,在編制期末合并資產負債表時,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

            D.報告期內購買子公司,在編制期末合并資產負債表時,未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 #

           。ㄎ澹〢注冊會計師是N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負責人,在審計過程中,需要負責貨幣資金審計的助理人員提出的相關問題予以解答。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13.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以下關鍵環節中,存在重大缺陷的是(。。

          #

            A.財務專用章由專人保管,個人名章由本人或其授權人員保管#p#分頁標題#e#

          #

            B.對重要貨幣資金支付業務,實行集體決策 #

            C.現金收入及時存入銀行,特殊情況下,經主管領導審查批準方可坐支現金 #

            D.指定專人定期核對銀行帳戶,每月核對一次,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使銀行存款帳面余額與銀行對帳單調節相符

          #

            14.2003年3月5日對N公司全部現金進行監盤后,確認實有現金數額為1000元。N公司3月4日帳面庫存現金余額為2000元,3月5日發生的現金收支全部未登記入帳,其中收入金額為3000元、支出金額為4000元,2003年1月1日至3月4日現金收入總額為165200元、現金支出總額為165500元,則推斷2002年12月31日庫存現金余額應為(。┰。 #

            A.1300  B.2300  C.700  D.2700

          #

            15.對N公司未披露的關聯方之間大額資金往來,提請N公司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

          #

            A.本年末和上年末的余額

          #

            B.本年度和上年度的發生額

          #

            C.本年度發生額和本年末余額

          #

            D.本年度和上年度的發生額、本年末和上年末的余額 #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型共3大題,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每小題均有多個正確答案,請從每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用2B鉛筆填涂相應的答案代碼。每小題所有答案選擇正確的得分:不答、錯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

           。ㄒ唬〢BC會計師事務所于2003年6月份成立,為了保證審計質量,防范執業風險,正在制定審計質量控制規程。針對ABC會計師事務所在制定規程時遇到的以下問題,請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的相關要求,提供正確的意見。 #

            1.在確定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程序時,需正確區分全面質量控制和審計項目質量控制的要素。下列各項中,屬于審計項目質量控制要素的有(。。 #

            A.工作委派  B.指導  C.監督  D.復核 #

            2.為保證所有執業人員的工作符合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應當建立分級督導制度。下列各項中,屬于督導人員的有(。。 #

            A.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

          #

            B.對審計項目負有直接責任的注冊會計師 #

            C.會計師事務所從外部聘請的專家 #

            D.審計助理人員 #

            3.審計工作底稿的三級復核制度是審計工作遵循獨立審計準則的重要保證。下列各項中,符合三級復核制度要求的有(。。 #

            A.項目經理對助理人員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進行詳細復核

          #

            B.部門經理對重要會計帳項的審計、重要審計程序的執行以及審計調整事項進行復核 #

            C.合伙人對審計過程中的重大會計問題、重點審計領域及重要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復核

          #

            D.如果部門經理作為審計項目的負責人,則其應一并履行一、二級復核職責,確保三級復核制度得以執行

          #

           。ǘ〢注冊會計師是P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外勤審計負責人,在了解P公司基本情況后,A注冊會計師及其助理人員開始編制總體審計計劃和具體審計計劃。在編制審計計劃過程中,A注冊會計師需對助理人員提出的相關問題予以解答。根據獨立審計準則的相關規定,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4.在編制審計計劃時,應對會計報表整體反映的固有風險進行評估。下列因素中,屬于評估固有風險時需要考慮的有(。。

          #

            A.P公司管理人員的品行和能力 #

            B.P公司管理人員的變動情況 #

            C.P公司管理人員遭受的異常壓力 #

            D.影響P公司所在行業的環境因素

          #

            5.在編制審計計劃時,需考慮影響樣本量大小的有關事項,對審計抽樣工作進行規劃。以下各項表述中,正確的有(。。 #

            A.可信賴程度要求越高,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

            B.劃分的次數總體越多,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

            C.可容忍誤差越小,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p#分頁標題#e# #

            D.預期誤差越小,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

          #

            6.在編制審計計劃時,應當了解P公司的內部控制。了解重要內部控制時,應實施的程序通常包括(。。

          #

            A.詢問P公司的有關人員,并查閱相關內部控制文件 #

            B.檢查內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計錄 #

            C.選擇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項進行穿行測試 #

            D.觀察P公司的業務活動和內部控制的運行情況

          #

           。ㄈ〢注冊會計師是Q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外勤審計負責人,在審計過程中,需對負責負債項目審計的助理人員提出的相關問題予以解答,并對其編制的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復核。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

            7.在對短期借款實施相關審計程序后,需對所取得的審計證據進行評價。以下有關短期借款審計證據可靠性的論述中,正確的有(。。 #

            A.從第三方獲取的有關短期借款的證據比直接從Q公司獲得的相關證據更可靠 #

            B.短期借款的控制風險為低水平時產生的會計數據比控制風險為高水平時產生的會計水局跟為可靠 #

            C.短期借款的控制風險為高水平時產生的會計數據比控制風險為低水平時產生的會計數據更為可靠 #

            D.Q公司提供的短期借款合同盡管有借貸雙方的簽章,但如果沒有其他證據佐證,也不可靠 #

            8.在審計短期借款項目時,應當結合財務費用項目的審計,測試Q公司本期反映的短期借款利息的整體合理性。以下各項審計程序中,與實現上述審計目標相關的有(。。

          #

            A.根據Q公司本期發生的各項短期借款的金額、期限、利率,重新計算利息

          #

            B.索取Q公司全部付息單并進行匯總后,與Q公司會計記錄進行核對 #

            C.根據Q公司各月平均短期借款余額以及平均借款利率,測算利息 #

            D.運用審計抽樣方法,從Q公司短期借款明細帳抽取若干筆相關經濟業務,測試利息計算是否準確 #

            9.為證實Q公司應付帳款的發生和償還記錄是否完整,應實施適當的審計程序,以查找未入帳的應付帳款。以下各項審計程序中,可以實現上述審計目標的有(。。 #

            A.結合存貨監盤,檢查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是否存在有材料入庫憑證但未收到購貨發票的業務

          #

            B.抽查Q公司本期應付帳款明細帳貸方發生額,核對相應的購貨發票和驗收單據,確認其入帳時間是否正確 #

            C.檢查Q公司資產負債表日后收到大購貨發票,確認其入帳時間是否正確

          #

            D.檢查Q公司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帳款明細帳借方發生額的相應憑證,確認其入帳時間是否正確

          #

            10.應交稅金的相關審計工作底稿有以下審計結論,其中正確的有(。。 #

            A.盡管本次審計并非稅務審計,但在確認應交所得稅時仍須考慮納稅調整因素 #

            B.盡管稅務征收機關已在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上加蓋公章,但對與調整主營業務收入事項相關的應交增值稅仍須進行調整

          #

            C.對于Q公司向納入其合并范圍的子公司銷售商品形成的應交增值稅,在編制合并會計報表時不應進行抵銷 #

            D.對于Q公司向獨立納稅的分公司銷售商品形成的應交增值稅,在編制匯總會計報表時應予以抵銷 #

            三、判斷題(本題型共2大題,10小題,每小題1.5分,共15分。你認為正確的,在答題卡上相應位置上用2B鉛筆填涂代碼“√”,你認為錯誤的,填涂代碼“×”。每小題判斷正確的得1.5分;每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即不得分,也不扣分?鄯肿疃嗫壑帘绢}型零分為止。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

           。ㄒ唬〢注冊會計師是R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項目經理,在對審計工作底稿復核過程中,注意到以下事項,請代為判斷助理人員得出的相關審計結論是否正確。 #

            1.助理人員在檢查期末發生的一筆大額賒銷時,要求R公司提供由購貨單位簽收的收貨單,R公司因此提供了收貨單復印件。助理人員在將品名、數量、收貨日期等內容與帳面記錄逐一核對相符后,將獲取的收貨單復印件作為審計證據納入審計工作底稿,并據以確認該筆銷售“未見異常”。(。#p#分頁標題#e# #

            2.助理人員于2003年3月15日對R公司的存貨進行了監盤,監盤中按存貨金額45%的比例進行了抽盤,抽盤結果顯示抽盤日帳實相符,據以得出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真實存在的審計結論。(。 #

            3.R公司2002年度企業所得稅采用定額交納方式,助理人員在取得R公司主管稅務機關的批文并向其發函確認后,仍然得出其企業所得稅的交納方法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審計結論。(。

          #

            4.2002年度R公司將帳面余額為2000萬元、已全額計提減值準備的長期股權投資以1000萬元予以轉讓,款項已全部收到,并已辦妥股權轉讓相關法律手續。助理人員在取得R公司及其常年法律顧問關于股權受讓方非關聯方的說明后,得出可以確認1000萬元投資收益的審計結論。(。

          #

            5.助理人員審計了R公司提供的相關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中的調節事項,對其中應予以調整的事項提出了審計調整建議。在R公司接受調整建議后,助理人員得出其不再存在未入帳銀行存款收支業務的審計結論。(。

          #

           。ǘ〢注冊會計師是S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的項目經理,在編制審計計劃前,需對S公司提供的未審會計報表及其附注進行審核。假定S公司2002年度無需編制合并會計報表,也未發生重大重組行為,在不考慮披露格式、內容的完整性等其他因素的前提下,針對S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的以下內容,請代為進行審核,并分別判斷其在數字的邏輯關系、披露字節反映的分類或會計處理等方面是否正確。

          #

            6.主要會計政策、會計估計中披露:按《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的規定,本年度調整了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由于無法確定其累計影響數,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會計處理。(。 #

            7.會計報表項目注釋中披露的其他應收款的帳齡結構如下:(。 #

          帳齡 2002年12月31日 2001年12月31日
            金額(元) 比例(%) 金額(元) 比例(%)
          1年以內 9658252.81 65.58 8805969.27 65.37
          1-2年 2548613.02 17.31 3027082.47 22.46
          2-3年 1437597.69 9.76 678968.42 5.04
          3-4年 942223.05 6.40 789630.42 5.86
          4-5年 139884.83 0.95 153086.20 1.14
          5年以上     16906.00 0.13

            合計

          #

          14726571.40 100 13471642.78 100

            8.會計報表項目注釋中披露的長期股權投資明細如下:(。

          #

          2002年12月31日
          被投資單位 股權投資期限 初始金額(元) 比例 帳面價值(元)
          A公司 1993年8月-2003年7月 15000000.00 15% 15000000.00
          B公司 1998年10月-2008年9月 30000000.00 30% 26287375.39
          C公司 永久 30000000.00 40% 56478987.25
          D公司 1994年9月-2024年8月 100000000.00 35% 157267.89.78
          合計   175000000.00   255033452.42

            9.會計報表項目注釋中披露的應交稅金明細如下:(。 #

          項目 2002年12月31日 2001年12月31日 稅率
            帳面余額(元) 帳面余額(元)  
          增值稅 -7499678.52 -5956448.19 17%
          城市維護建設稅 235778.14 23770.89 7%
          企業所得稅 -10532776.27 -8778362.54 33%
          合計 -17796676.65 -14711039.84  

            10.會計報表項目注釋中披露的資本公積增減變動情況如下:(。

          #

            2001年12月31 本期增加 本期減少 2002年12月31
          項目 日帳面余額(元) (元) (元) 日帳面余額(元)
          資本溢價 235674567.12   235674567.12 0
          股權投資準備 49543253.69   4325432.88 45217820.81
          撥款轉入 2000000.00 2654723.15   4654723.15
          其他資本公積 204562.18     204562.18
          合計 287422382.99 2654723.15 240000000.00[注] 50077106.14

            [注]資本公積“本期減少”系轉增股本所致。

          #

            四、簡答題(本題型共3題,其中第1題5分,第2題6分,第3題5分,本題型共16分。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

          #

            1.ABC會計師事務所承辦了T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2003年8月,T公司之股東U公司以T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工作存在重大過失、導致其發生重大投資損失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ABC會計師事務所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

            要求:

          #

            ABC會計師事務所所擬運用審計重要性概念應訴,其聘請的律師在準備應訴材料時,提出了以下問題,請代為回答:

          #

           。1)何謂審計重要性?

          #

           。2)注冊會計師運用審計重要性概念的目的是什么? #

           。3)何謂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 #

           。4)審計重要性概念在區分普通過失和重大過失中有何重要作用?

          #

            2. ABC會計師事務所首次接受委托,承辦V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審計業務,并于2002年底與V公司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假定存在以下情況:

          #

           。1)ABC會計師事務所所以明顯低于前任注冊會計師的審計收費承接了業務,并且,通過與前任注冊會計師和當地相同規模的其他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比較,向V公司保證,在審計中能夠遵循獨立審計準則,審計質量不會因降低收費而受到影響。#p#分頁標題#e# #

           。2)在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后,ABC會計師事務所的A注冊會計師受聘擔任V公司獨立董事。按照原定審計計劃,A注冊會計師為該審計項目的外勤審計負責人。為保持獨立性,ABC會計師事務所所在執行該審計業務前,將A注冊會計師調離審計小組。 #

           。3)ABC會計師事務所聘用律師協助開展工作,要求該律師書面承諾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提供服務。 #

           。4)V公司ABC會計師事務所在出具審計報告的同時,提供正式納稅鑒證意見。為此,雙方另行簽訂了業務約定書。 #

           。5)前任注冊會計師V公司2001年度會計報表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ABC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該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因認為事實已經非常清楚,所以決定不再提請V公司與前任注冊會計師聯系。

          #

           。6)V公司在某國設有分支機構,該國允許會計師事務所通過廣告承攬業務,因此,ABC會計師事務所委托該分支機構在該國媒體進行廣告宣傳,以招攬該國在中國設立的企業的審計業務。相關廣告費已由ABC會計師事務所支付。 #

            要求: #

            請分別上述6種情況,判斷ABC會計師事務所是否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并簡要說明理由。 #

            3.A注冊會計師在ABC會計師事務所承擔驗資工作底稿的復核職責。再2002年度承辦的5項驗資業務的相關驗資工作底稿中,存在以下事項:

          #

           。1)甲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擬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甲公司原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審計確認的資產總額為10000萬元,負債總額為6500萬元,凈資產未3500萬元。注冊會計師根據審計確認的凈資產驗證確認股東交納的注冊資本合計為3000萬元,資本公積為500萬元。 #

           。2)乙公司為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其外方股東以從乙公司分得的人民幣利潤1000萬元出資設立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的外商獨資企業。注冊會計師按照貨幣資金出資的一般要求審驗了外方股東的貨幣資金出資,并在對乙公司已審計會計報表和審計報告、董事會有關利潤分配的決議、主管稅務機關出具的完稅憑證審驗無誤后,驗證確認該外商獨自企業實收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000萬元。

          #

           。3)丙公司經國家批準實施債轉股,其原注冊資本為3000萬元,審計后的資產總額為11100萬元,負債總額為8000萬元,凈資產為3100萬元(其中資本公積為50萬元),評估確認的凈資產為3600萬元。實施債轉股的相關批準文件規定:債權人將債權1000萬元中的40萬元給予豁免,960萬元轉為股權,債權轉股權的比例為1.2:1.注冊會計師驗證確認丙公司實施債轉股后的注冊資本為3800萬元,資本公積為750萬元。 #

           。4)丁公司為有限責任公司,原注冊資本為600萬元,資產總額為1200萬元,負債總額為300萬元,凈資產為900萬元。經股東會決議,丁公司申請減少注冊資本200萬元。在對與減少注冊資本有關的法律文件和與支付300萬元貨幣資金相關的憑證等審驗無誤后,注冊會計師驗證確認丁公司減資后的凈資產為600萬元,其中注冊資本為400萬元。 #

           。5)中方戊公司擬與外方已公司合資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該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幣種和記帳本位幣均為人民幣。戊公司以經評估確認的土地使用權作價2000萬元出資,己公司以貨幣資金美元500萬元出資。美元對人民幣的合同約定匯率為1:8.23,出資當月1日匯率為1:8.21,出資當日匯率為1:8.24.注冊會計師審驗了中外雙方的實際出資情況,驗證確認中外雙方繳納的注冊資本為人民幣6120萬元。

          #

            要求:

          #

            請分別上述5種情況,說明注冊會計師的審驗結論是否正確,并簡要說明理由。

          #

            五、綜合題(本題型共2題,其中第1題23分,第2題21分,本題型共44分。在答題卷上解答,答在試題卷上無效)

          #

            1.X公司系公開發行A股的上市公司,主要經營計算機硬件的開發、集成與銷售,其主要業務流程通常為:向客戶提供技術建議書-簽署銷售合同-結合庫存情況備貨-委托貨運公司送貨-安裝驗收-根據安裝驗收報告開具發票并確認收入。注冊會計師于2003年初對X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經初步了解,X公司2002年度的經營形勢、管理及經營機構與2001年度比較未發生重大變化,且未發生重大重組行為。#p#分頁標題#e# #

            其他相關資料如下(金額單位:萬元)

          #

            資料一:X公司2002年度未審利潤表及2001年度已審利潤表如下: #

          項目 2002年度(未審數) 2001年度(審定數)

          一、主營業務收入

          #

          減:主營業務成本  

          #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

          104300

          #

          91845 #

          560

          #

          58900 #

          53599 #

          350 #

          二、主營業務利潤

          #

          加:其他業務利潤

          #

          減:營業費用

          #

            管理費用 #

            財務費用

          #

          11895

          #

          40

          #

          2800 #

          2380 #

          180

          #

          4951

          #

          56

          #

          1610 #

          3260

          #

          150

          #

          三、營業利潤

          #

          加:投資收益

          #

            補貼收入

          #

            營業外收入 #

          減:營業外支出 #

          6575 #

          980 #

          100

          #

          260 #

          (13)

          #

          150 #

          300 #

          四、利潤總額

          #

          減:所得稅(稅率33%) #

          7395 #

          800 #

          (163)
          五、凈利潤 6595 (163)

            資料二:X公司2002年度1-12月份未審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列示如下: #

          月份 主營業務收入 主營業務成本

          1

          #

          7800 7566
          2 7600 6764
          3 7400 6512
          4 7700 6768
          5 7800 6981
          6 7850 6947
          7 7950 7115
          8 7700 6830
          9 7600 6832
          10 7900 7111
          11 8100 7280
          12 18900 15139

          合計 #

          104300 91845

            資料三:注冊會計師在編制審計計劃時,準備在X公司2002年度所開具的全部發票中,采用固定樣本量抽樣法隨機抽取若干發票進行控制測試,檢查樣本發票是否有對應的安裝驗收報告。注冊會計師確定的預期總體誤差率為1%,可容忍誤差率為4%,信賴過度風險為5%,在95%的可信賴程度下,控制測試的樣本量表如下:

          #

          預期總體誤差(%) 可容忍誤差率
          3% 4% 5% 6%
           
          0.75
          208(1) 117(1) 93(1) 78(1)
          1   156(1) 93(1) 78(1)
          1.25   156(1) 124(2) 78(1)
          1.5   192(3) 124(2) 103(2)

             資料四:注冊會計師在實施實質性測試程序時,抽查到以下銷售業務: #

           。1)銷售給A公司硬件計936萬元(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合同約定:簽訂合同后支付100萬元,出具安裝驗收報告后支付200萬元,試運行一個月并終驗合格后支付636萬元,交貨日期為2002年11月20日。實際執行情況是:X公司于2002年11月15日發貨,經雙方簽字蓋章的安裝驗收報告日期為2002年12月25日,發票日期為2002年12月25日。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經收取貨款300萬元,確認2002年度該項銷售收入800萬元。 #

           。2)銷售給B公司硬件計1170萬元(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合同約定:簽訂合同 后支付300萬元,出具安裝驗收報告后支付870萬元,交貨日期為2002年12月26日。實際執行情況是:經雙方簽字蓋章的安裝驗收報告日期為2002年12月29日,發票日期為2002年12月29日。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經收取貨款1170萬元,并確認2002年度該項銷售收入1000萬元。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未取得該項銷售業務的發貨單據,X公司解釋的理由為供貨單位接受X公司指令直接將貨物發運至B公司。 #

           。3)銷售給再集成商C公司硬件計1755萬元(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合同約定:該批貨物直接發運至C公司的客戶D公司,安裝調試由C公司負責;C公司在簽訂合同后支付200萬元,剩余貨款1555萬元在C公司收取D公司貨款后一次性支付。實際執行情況是:X公司于2002年12月18日發貨,發票日期為2002年12月18日,無安裝驗收報告。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經收取貨款200萬元,確認2002年度該項銷售收入1500萬元。 #

           。4)銷售給F公司硬件計1287萬元(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相關合同約定:簽訂合同后支付300萬元,貨物發出后支付987萬元,交貨日期為2002年11月28日。實際執行中,X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向F公司開具發票。截止2002年12月31日,X公司已經收取貨款300萬元,確認該項銷售收入1100萬元。注冊會計師在審計中注意到,上述貨物尚存放在X公司倉庫,X公司為此提供了一份F公司2002年11月28日的傳真,內容為:“由于本公司原因,自貴公司購進的硬件暫存貴公司,貨物的所有權即日起轉移至本公司。” #

           。5)銷售給控股股東G公司硬件計3510萬元(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發貨單、發票、安裝驗收報告、銷售合同核對后無異常,貨款已于2002年12月全部收到。2002年度,X公司確認該項銷售收入3000萬元,銷售成本1800萬元。2002年度,同類硬件主要銷售給非關聯方,其加權平均毛利率為10%. #

           。6)銷售給H公司硬件計2106萬元(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發貨單、發票、安裝驗收報告、銷售合同核對后無異常,截止2002年12月31日,已收到貨款1000萬元,尚有1106萬元貨款未收到。2002年度,X公司確認該項銷售收入1800萬元。注冊會計師在對應收H公司1106萬元款項進行函證時,H公司回函表示已經退貨。經檢查,X公司已于2003年1月10日沖減了當月銷售收入1800萬元,并沖減相關銷售成本。

          #

           。7)銷售給J公司硬件計1053萬元(含稅,增值稅稅率為17%)。發貨單、發票、安裝驗收報告、銷售合同核對后無異常,截止審計時,貨款全部未收到。2002年度,X公司確認該項銷售收入900萬元。注冊會計師在對應收J公司1053萬元款項進行函證時,J公司回函予以確認,但在注冊會計師進行電話詢證時,J公司相關人員表示其從未與X公司發生業務往來,不存在欠付X公司債務情況。

          #

            要求:

          #

           。1)為確定重點審計領域,注冊會計師擬實施分析性復核程序。請對資料一進行分析后,指出利潤表中的重點審計領域,并簡要說明理由;對資料二分析后,指出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的重點審計領域,并簡要說明理由。(不要求列示分析過程) #

           。2)注冊會計師在了解X公司銷售與收款循環內部控制后,準備對X公司銷售業務的內部控制進行測試,以驗證其能否確保已入帳的銷售確系已經實現的銷售。請列示該項測試的主要程序。#p#分頁標題#e#

          #

           。3)針對檢查樣本發票是否有對應的安裝驗收報告這項控制測試,根據資料三中列示的各項條件,請定義“誤差”,確定樣本量,并根據以下兩種情況評價抽樣結果:①抽樣查出的誤差數為1,且沒有發現舞弊或逃避內部控制的情況;②抽樣查出的誤差數未,且沒有發現舞弊或逃避內部控制的情況。

          #

           。4)針對資料四中第1-6項銷售業務,請分別判斷X公司已經確認的銷售收入能否確認(按“能夠確認”、“不能確認”、“不能全部確認”、“尚無法形成審計結論”四種分別予以回答)。若回答“不能確認”或“不能全部確認”,請簡要說明理由;若回答“尚無法形成審計結論”,請指出應進一步實施哪些審計程序? #

           。5)針對資料四中第7項銷售業務,請指出是否應進一步實施審計程序。若已經證實該項銷售業務系虛構,請指出注冊會計師應當采取哪些措施?

          #

            2.Y公司系公開A股的上市公司,假定北京ABC會計師事務所的A和B注冊會計師負責對其2003年度會計報表進行審計,2004年2月20日完成外勤審計工作。假定Y公司2003年度財務報告于2004年3月10日經董事會批準,并于同日報送證券交易所。 #

            Y公司未經審計的2003年度會計報表中的部分會計資料如下: #

          項目 金額(萬元)

          資產總額   

          #

          42000

          股本    #

          15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

          8000

          法定盈余公積   #

          2000

          法定公益金   

          #

          1000

          未分配利潤    #

          6000

          利潤總額   

          #

          3000
          凈利潤 2400

            A和B注冊會計師確定Y公司2003年度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為300萬元,并分配至各會計報表項目,其中部分會計報表項目的重要性水平如下: #

          會計報表項目 重要性水平(萬元)

          銀行存款

          #

          5
          應收帳款 60
          存貨 20
          長期股權投資 30
          固定資產原價 100
          累計折舊 10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10
          無形資產 20
          長期待攤費用 20
          應交稅金 10
          其他應付款 30

          預提費用 #

          40
          預計負債 50

             Y公司會計政策規定,根據債務單位的財務狀況、現金流量等情況,對應收款項(包括應收帳款和其他應收款)采用帳齡分析法計提壞帳準備,具體計提比例為:帳齡1年以內的(含1年,以下類推),按其余額的10%計提;帳齡1-2年的,按其余額的30%計提;帳齡2-3年的,按其余額的50%計提;帳齡3年以上的,按其余額的80%計提。 #

            經審計,A和B注冊會計師發現Y公司存在以下事項: #

           。1)Y公司應收D公司貨款的帳面價值為1400萬元(帳面余額為2000萬元,相應的壞帳準備為600萬元),由于D公司無法償還貨款,經雙方協商后進行債務重組:D公司以其1000萬股普通股(每股面值為1元)抵償該項債務(不考慮相關稅費),債務重組日為2003年8月1日。Y公司據此于2003年8月1日作如下會計處理:借記“長期股權投資-D公司”1000萬元,、“壞帳準備”600萬元、“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400萬元,貸記“應收帳款-D公司”2000萬元,并擬對該債務重組事項在2003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按規定予以披露(D公司2003年度經審計的凈利潤為200萬元,未實施利潤分配方案)。#p#分頁標題#e#

          #

           。2)E公司系Y公司于2003年1月1日在國外投資設立的聯營公司,其2003年度會計報表反映的凈利潤為3600萬元。Y公司占E公司45%的股權比例,對其財務和經營政策具有重大影響,故在2003年度會計報表中采用權益法確認了該項投資收益1620萬元。E公司2003年度會計報表未經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北京ABC會計師事務所也未能審計。

          #

           。3)2003年12月,經與F公司協商,Y公司以其擁有的一項專利權換取F公司一臺生產設備。Y公司專利權的帳面價值和帳面余額均為800萬元,公允價值和計稅價格均為900萬元營業稅稅率為5%(不考慮教育費附加);F公司生產設備的帳面原價為1000萬元,已提折舊10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60萬元,公允價值為840萬元,F公司另支付60萬元現金給Y公司。2003年12月31日,Y公司辦妥專利權過戶的相關法律手續,收到F公司匯付的銀行存款60萬元以及換入的生產設備,將該生產設備在生產車間安裝調試完畢(安裝調試費用忽略不計),于當日作如下會計處理:借記“固定資產”788.66萬元、“銀行存款”60萬元,貸記“無形資產”800萬元、“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45萬元、“營業外收入-非貨幣性交易收益”3.66萬元,并擬在2003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對該交易事項按規定予以披露。

          #

           。4)Y公司2003年度審計后的凈利潤為-1000萬元,2003年12月31日流動負債為29600萬元,資產總額為28400萬元。A和B注冊會計師經實施必要審計程序后認為Y公司編制2003年度會計報表所依據的持續經營假設是合理的。 #

           。5)A和B注冊會計師在審計Y公司2002年度會計報表時,通過實施銷售的截止測試,發現Y公司2003年1月主營業務收入和成本明細帳上記載的一批甲產品的銷售業務,在2002年12月已符合銷售收入確認條件,因此按有關規定建議作如下審計調整分錄:借記“應收帳款”1170萬元,貸記“主營業務收入”1000萬元、“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萬元;同時結轉相應的主營業務成本,借記“主營業務成本”900萬元,貸記“存貨-甲產成品”900萬元;并補提相應的壞帳準備,借記“管理費用-計提的壞帳準備”117萬元,貸記“壞帳準備”117萬元。Y公司接受審計調整建議,對2002年度會計報表予以調整,但未對2003年度的相關會計記錄進行調整。該筆應收帳款在2003年12月1日尚未收回。 #

           。6)Y公司為G公司向銀行借款3000萬元提供信用擔保。2003年10月,G公司因經營嚴重虧損,進行破產清算,無力償還已到期的該筆銀行借款。銀行因此向法院起訴,要求Y公司承擔擔保連帶責任,支付本息3200萬元。2004年2月5日,法院終審判決銀行勝訴,并于2月15日執行完畢?紤]到無法向G公司追償,Y公司在2004年2月支付該筆款項的同時,將其全額計入當月營業外支出項目。對上述事項,Y公司擬在2003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按規定予以披露。

          #

           。7)2003年8月,Y公司與某廣告代理公司簽訂廣告代理合同,委托該公司承辦Y公司產品 廣告業務,包括電視廣告和路邊廣告牌兩種形式。廣告代理合同約定:電視廣告費用360萬元,播放時間為2003年9月;路邊廣告費用為600萬元,展示時間為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共4年,若因故在展示期間中止廣告,則代理方應退還未展示期間所分擔的廣告費用。Y公司于2003年8月支付上述費用計960萬元,并且考慮到電視廣告的受益期間難以準確界定,于當月將電視廣告費與路邊廣告費用一并計入長期待攤費用,在自2003年9月起的48個月內平均攤入營業費用,2003年度共攤銷80萬元。

          #

            要求: #

           。1)如果不考慮重要性水平,針對上述第①、第③、第④、第⑤、第⑥和第⑦個事項,請分別回答A和B注冊會計師是否需要提出審計處理建議?若需提出審計調整建議,請直接列示審計調整分錄(審計調整分錄均不考慮對Y公司2003年度的企業所得稅、期末結轉損益及利潤分配的影響)。 #

          #p#分頁標題#e# #

           。2)如果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假定Y公司分別只存在上述7個事項中的1個事項,并且只接受A和B注冊會計師對第④個事項提出的審計處理建議(如果有),在不考慮其它條件的前提下,請分別指出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何種類型的審計報告,并簡要說明理由。 #

           。3)如果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假定Y公司只存在上述第④個事項,并且接受A和B注冊會計師提出的審計處理建議(如果有),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前提下,請代A和B注冊會計師編制Y公司2003年度會計報表的審計報告。
            #

          2003年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審計》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

            1.【答案】B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章第四節“應收賬款函證”P214頁 #

            【解析】當認為函證很可能無效,注冊會計師一般應采用其它替代程序,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來驗證應收賬款的存在;執行其他審計程序可以確認的和納入審計范圍內子公司的應收賬款也可以納入函證的范圍,因本題屬于單選題,選B比較合適。交易頻繁的客戶容易發生債權債務關系,且同時其期末余額較小甚至余額為零的應收賬款注冊會計師應謹慎,選擇函證以避免的異常常情況發生。

          #

            2.【答案】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章第四節“應收賬款函證”P216 #

            【解析】當某項會計報表認定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較高時,會計數據出現錯漏的可能性較大,對其審計一般安排在期末以后進行,目的是保證審計效果。當某項會計報表認定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較低時,為合理利用時間,其審計工作一般安排在期末以前進行,以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審計一般是在資產負債表日前展開,所以當應收賬款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較低時,注冊會計師可預審時進行函證,所以A的處理是適當的;年終盤點時進行函證的作法,兩者沒有必然的聯系,可同時進行,所以B的處理是適當的;因應收賬款的函證是審計的必須程序,項目小組進駐審計現場后,立即進行函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在審計結束前能收到所有回函,所以C的處理也是適當的。由于詢證函是依據明細表編制的,相對于其他程序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因此無需在執行其他程序之后進行函證;通常,注冊會計師應先對應收賬款進行函證,然后根據回函情況,分析差異,從而確定是否采用其它的審計程序來驗證其存在,所以D的處理是不妥的,應選D。 #

            3.【答案】B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章第四節“應收賬款函證”P216-217、第十五章第六節“期后發現的事實”P405

          #

            【解析】地址不詳導致詢證函退回并不能證明其不能回收,也有可能遷址、地址書寫差錯或根本就是一筆假賬,即不能依此計提壞賬準備,所以A不正確;當回函金額與函證金額不一致時,進一步實施審計程序確認實際應收金額,調整相關賬目,而不是根據回函金額調整賬目,所以C的處理是不恰當的;當回函金額與函證金額一致時,函證不能發現應收賬款中存在的所有問題,也不能證明其回收的可能性,故仍需按個別認定法計提壞賬準備;所以B正確;審計報告日后回函不符,首先應實施相關審計程序予以確認,如果該應收款項確系錯報且影響重大,應提被審計單位立即發布一個修正后的會計報表,如果后一期會計報表在修正的會計報表以前完成,可以在后一期報表中反映,所以不一定是修正報告期的會計報表,故D不正確?荚囌{查結果表明,基本上有一半的考生選此項,市面上2004年學習指導書中也有選D的。 #

            4.【答案】A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章第四節“應收賬款函證”中的“函證控制”P216

          #

            【解析】注冊會計師應直接控制信函的發送與回收。故B、C、D均不正確。函證編號利于對回函的控制與分析。所以A是正確的。

          #

            5.【答案】D#p#分頁標題#e#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二章第四節“分析性復核”P267和《會計》-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部分。 #

            【解析】A的處理屬會計政策中具體會計方法的變更,由于對損益的影響不大,可不進行追溯調整;根據2003年財政部關于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準則有關問題的解答(二)規定,不再按工資總額14%計提福利費的,企業當年發生的福利費在當期損益中列支……,由于此項也屬會計方法的變更,且影響不大,可不進行追溯調整;將主要備件按規定確認為固定資產屬會計政策的變更,應進行追溯調整。所以ABC的處理都是正確的,選項D的會計處理違背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直接調整上年度成本。

          #

            6.【答案】B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二章第五節“存貨的監盤”P270-273

          #

            【解析】監盤的范圍要告知被審計單位,但抽盤的范圍不能告知;抽盤記錄屬于審計工作底稿,不應交給被審計單位;期初存貨未能監盤時,注冊會計師應通過檢查上期交易、復核上期盤點記錄、運用分析性復核的方法對期初余額的確認。B屬于存貨監盤的程序之一。有的指導書選A,可能是編者對審計知識的欠缺所致。

          #

            7.【答案】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二章第六節“存貨的計價測試”P278-279

          #

            【解析】當存貨價值發生貶值時,應按賬面價值與可變現凈值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所以A不對;對B來說,盡管期后以高于賬面價值出售,但在資產負債表日已發生貶值,就應計提減值準備,出售時再轉銷;C同樣和B一樣,應計提減值準備;材料發生毀損后,基本沒有了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就應當作為待處理財產損溢,計入當期損益。所以D正確。 #

            8.【答案】A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一章第二節“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和控制測試”、第四節“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審計” #

            【解析】上年度相關內部控制難以信賴,本次審計可能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程序,而不再實施控制測試程序,所以A正確。觀察不僅僅是驗證資產的存在,而且有可能發現其閑置的固定資產、嚴重毀損等可能導致其價值發生變化等情況,所以B是不正確的;雖然上年度已對固定資產進行了相關實質性測試,但仍然有必要對其本期的增減變動等實施審計,并不是僅僅針對新增部分進行審計,可能上年度的固定資產在本期作了抵押、擔保等變動,所以C是不正確的;在固定資產出現報廢等情況下,要檢查其折舊年限,當固定資產在使用中,受技術環境、經濟環境、及使用強度,會使其壽命大大縮短時,應調整相應的折舊年限,所以D也是錯誤的。本題答案在一些輔導書中認為B是正確的,我認為不妥。

          #

            9.【答案】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一章第四節“固定資產和累計折舊審計”、第五節“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審計”和“在建工程審計”

          #

            【解析】土地使用權在項目開發時應計入在建工程成本,所以A的處理是恰當的;已啟用的在建工程,應暫估固定資產價值并計提折舊,所以B的處理是恰當的;流動資金借款用于建造固定資產的借款費用,應計入在建工程價值,但本題表述“沖銷其已資本化的借款費用”容易引起歧義,所以很多考生包括輔導書的編者都選擇了C;固定資產價值大幅下跌,注冊會計師首先應確定其跌幅是否在正常下跌范圍內,如近期不能恢復時才建議計提減值準備,且應按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的差額計提減值準備,而不是按與評估價值的差額計提。所以D的處理才是錯誤的處理。 #

            10.【答案】A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一章第五節中的“在建工程審計”部分。 #

            【解析】試車收入應沖減在建工程成本;長期停工待建的在建工程也應計提減值準備;在建工程明細賬中列示的某項已完工在建工程余額為負數,說明暫估結轉固定資產的價值過高,應沖減固定資產的價值,在調整固定資產價值前,注冊會計師應審查該項固定資產是否已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檢查驗收和移交報告,如果未辦理相關手續,就不能建議其直接調整,所以A的處理是錯誤的,應選A。在建工程賬中的大修理余額,應全額轉入固定資產價值,所以應建議企業調整,由于本題表述不明確,很多考生選擇了C。#p#分頁標題#e#

          #

            11.【答案】C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三章第五節“投資的實質性測試”

          #

            【解析】對于驗資后的長期投資,盡管其長期占用,也不能沖減其長期投資賬面價值,所以注冊會計師應建議其沖回到原投資賬戶,A的處理是恰當的;B和D的處理也是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的。對于C,從會計的角度來說,無論是子公司、孫公司或重孫公司,其股權未達20%時,一般采用成本法,所以,考生看了這四個選擇項后,感覺都對,所以較多的考生和輔導書的編者都選擇了A。其實C是本題設置的陷阱,因為持股比例只是確定投資企業是否控制被投資企業外在標準,雖然持股低于20%,但注冊會計師應檢查M公司是否對其孫公司有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響的可能,如有就不能建議其采用成本法核算其長期股權投資,而應采用權益法核算。其實B應對C起到了一定的提示作用,但沒有引起考生的注意。

          #

            12.【答案】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四章第六節“合并會計報表審計”

          #

            【解析】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報告期內出售、購買子公司,期末編制合并資產負債表時,不用調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期初數,所以D正確。

          #

            13.【答案】C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四章第二節“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及測試”

          #

            【解析】當日收入現金應及時存入銀行,不能坐支現金。

          #

            14.【答案】B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四章第三節“現金的實質性測試”

          #

            【解析】首先,確認3月5日賬實是否相符。3月5日賬面應結存數=賬面余額+已收現金未記賬金額-已付現金未記賬金額=2000+3000-4000=1000元,3月5日賬實相符,也說明3月4日實存現金2000元。然后用調節法計算12月31日(結賬日)庫存現金余額。盤點日在結賬的之后,則:(結賬日)應結存數=(盤點日)盤點數-(結賬至盤點期間)增加數+(結賬至盤點期間)減少數。用兩種方法計算:①將3月4日當作盤點日,則12月31日應結存數=2000-165200+165500=2300元;或②將3月5日當作盤點日,則12月31日應結存數=1000-(165200+3000)+(165500+4000)=2300元。故B是正確的。這是一道審計經典題型,但遺憾的是,很多考生沒有選對。本題也可用公式“期初余額+本期增加=期末余額+本期減少”進行計算。將盤點日當作期末日,結賬日當作期初日,則“期初余額=期末余額+本期減少-本期增加”這里的期初數,就是上年末的應結存數。 #

            15.【答案】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四章第六節“關聯方及其交易的審計”

          #

            【解析】對關聯方有重大交易,應當披露。在披露時,要求披露兩年期的比較數據,即本年度和上年度的發生額、本年末和上年末的余額。所以D是正確的。A、B雖然涉及了兩年的數據,但披露不全面。 #

            二、多項選擇題

          #

            1.【答案】BC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三章第二節“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P48-49 #

            【解析】工作委派屬會計師事務所的全面質量控制的控制政策和程序部分的內容。 #

            2.【答案】AB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三章第二節“中國注冊會計師質量控制基本準則”P48 #

            【解析】督導人員,是指對審計工作負有指導、監督和復核責任的各級人員,包括會計師事務所的業務負責人、對審計項目負有直接責任的注冊會計師和負有督導責任的其他人員。外聘專家和審計助理人員都是被監督指導的對象。 #

            3.【答案】ABC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六章第二節“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P120 #

            【解析】如果部門經理作為審計項目的負責人,該部門經理復核應視為項目經理的復核,為確保三級復核制度得以執行,事務所應指派能力相當或高于其能力的注冊會計師代為執行部門經理的二級復核工作。#p#分頁標題#e#
            
            4.【答案】ABC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七章第三節“評估固有風險應考慮的因素”P143 #

            【解析】固有風險受管理人員的品行和能力;管理人員,特別是財務人員的變動情況;管理人員遭受的異常壓力;業務性質;影響被審計單位所在行業的環境因素等的影響。 #

            5.【答案】AC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九章第一節的“樣本設計”部分P178-179 #

            【解析】可信賴程度要求越高,表明樣本代表總體的可靠程度較高,即所需的樣本量較大;根據重要性原則,可容忍誤差越小,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大,所以A和C的表述是正確的。劃分次級總體的目的是保證重點審計(可能有較大錯誤的項目),并減少樣本量;注冊會計師預期的誤差越小,表明會計數據出現錯漏的可能性較小,則需選取的樣本量越少,所以B和D的表述是錯誤的。 #

            6.【答案】ABC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八章第二節“了解內部控制”P156-157 #

            【解析】合理利用以往的審計經驗、詢問、檢查、觀察、穿行測試是了解內部控制的主要程序。 #

            7.【答案】AB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六章第一節“審計證據的特性”中審計證據的可靠性部分。P108 #

            【解析】外部證據一般比內部證據可靠,所以A正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較好時所提供的內部證據,比內部控制較差時所提供的內部證據可靠,內部控制較好,則控制風險低,所以B正確C不正確;不同來源或性質的審計證據相互印證時,審計證據較具可靠性,所以D也正確。

          #

            8.【答案】ABCD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六章第一節“審計證據的獲取”部分。P108-111 #

            【解析】審閱、核對、計算、分析性復核一般都可以用于分析相關項目的整體合理性。此題有些考生認為AD與總體合理性無關,那是比較機械的看問題,抽取部分進行測試和全部進行測試都可為總體合理性提供證據。只能說分析性復核可為總體合理性提供保證,但不能說與總體合理性相關的程序只有分析性復核,實際上,大部分審計程序都與總體合理性相關。

          #

            9.【答案】AC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一章第三節“應付賬款審計”部分。P241

          #

            【解析】本題要求是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即驗證其完整性,而從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生額追查至購貨發票和驗收單據是驗證已記錄在賬上的“應付賬款”的真實性,所以B與完整性目標無關;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應付賬款明細賬貸方發生額的相應憑證,確認其入賬時間是否應在資產負債表日前,是查找未入賬的應付賬款方法,不是題中所述的“借方發生額”,所以D也不正確。檢查資產負債表日后收到的購貨發票,關注其日期是否在資產負債表日前,以檢查其相應的應付賬款記錄是否完整,所以C是正確的。Q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日如果存在納入盤點范圍的存貨,未在應付賬款中記錄,則屬于漏記負債,所以A是正確的。

          #

            10.【答案】ABC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章第六節“應交稅金審計”部分。P224-225

          #

            【解析】所得稅的審計是會計報表審計的重要部分,所得稅的納稅調整也應該納入審計的范圍,所以A是正確的;當調整主營業務收入時,必然會影響增值稅的調整,這是會計上的調整。雖然本期申報表已通過稅務征收機關的審核,Q公司仍然可在以后編制的納稅申報表上對此進行調整,所以B也是正確的。因子公司屬非獨立的納稅主體,其銷售商品可相當于是母公司的一個部門對外銷售,所以子公司和母公司銷售商品形成的應交增值稅,形成了集團應交稅金的總和,不屬于集團內部債權債務項目的抵銷范圍,所以C是正確的。分公司屬獨立的納稅主體,其售商品形成的應交增值稅作為納稅主體形成的負債,在合并報表時不應抵銷,形成集團對外的負債,所以D不正確。#p#分頁標題#e# #

            三、判斷題 #

            1.【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六章第一節“審計證據的特性”中審計證據的可靠性部分。P108 #

            【解析】收貨單的復印件應由注冊會計師直接接收,并要求購貨單位簽章確認,作為工作底稿保存。

          #

            2.【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二章第五節“存貨的監盤” #

            【解析】除了抽盤外,還要對盤點日和期末間的永續記錄加以測試。抽盤結果只能證明抽盤日賬實是否相符,要證明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真實存在尚須驗證資產負債表日至抽盤日收發業務的可靠性,然后倒擠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的余額。

          #

            3.【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三章第六節中的“所得稅審計”部分。

          #

            【解析】核定征收一般是對部分賬簿設置不全、不能準確核算收入或成本等中小企業適用,而R公司不符合此條件,注冊會計師審計只能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得出結論,盡管有主管稅務機關的批文,但該定額交納仍然沒有法律依據,所以注冊會計師認為其所得稅的交納方法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審計結論。 #

            4.【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四章第六節中的“關聯方及其交易的審計”部分。P34-353

          #

            【解析】如果存在關聯方交易就不能將1000萬元確認投資收益,而應確認為資本公積。注冊會計師僅僅取得公司及其常年法律顧問的說明,是不可靠的證據,不能完全證明受讓方系非關聯方,還應采用其它相關程序來驗證。

          #

            5.【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四章第四節“銀行存款審計”中實質性測試部分。P333 #

            【解析】注冊會計師應檢查調節表中未達賬項的真實性,以及資產負債表日后的進賬情況。

          #

            6.【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一章第四節中的“累計折舊審計”部分。

          #

            【解析】財政部印發《關于執行<會計制度>和相關準則有關問題的解答(2)》規定:按《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而調整了固定資產折舊的范圍,屬會計政策的變更,應采用追溯調整法,但又指出,如果此項會計政策‘。累計影響較小,或會計政策變更的累計數不能合理確定的,可以采用未來適用法。 #

            7. 【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三章第六節中的“其他應收款的審計”部分。

          #

            【解析】如果2002年度有其它應收款的增加情況,只會影響1年以內賬齡的余額,所以2002年末的余額無論為多少都是合理的,即2002年末的9658252.81元余額是合理的。由于2001年12月31日的賬齡在1年以內其他應收款到2002年12月31日就成了為1-2年的其他應收款,且不存在合并會計報表和重大重組行為的行為,也就是說超過1年以上的各賬齡的其他應收款在2002年只會因為歸還而減少,不會有超過1年以上各賬齡的(合并的)其他應收款的增加,但賬齡增加了一年。所以2001年末的賬齡在1年以內余額8805969.27元減少到2002年末賬齡在1-2年的余額2548613.02元是合理的,依此類推,2001年末的賬齡在1-2年以內余額3027082.47元減少到2002年末賬齡在2-3年的余額1437597.69元也是合理的;但2001年末的賬齡在2-3年以內余額678968.42元增加到2002年末賬齡在3-4年的余額942223.05元就不合理了。所以該其他應收款的披露存在問題。

          #

            【注】2004年的一些考試輔導書中對此題的解析有誤,只是答案對了,但解題者未抓住問題關鍵所在。

          #

            8.【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三章第五節中的“投資的實質性測試”部分。 #

            【解析】上表披露的長期股權投資明細情況顯示,在A公司的投資即將到期,但S公司一直未計提減值準備。 #

            9.【答案】√#p#分頁標題#e#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章第六節中的“應交稅金審計”部分。

          #

            【解析】增值稅在2002年底表現為借方余額,且比2001年底增加,表明進項稅額增加,屬正常變化;城市維護建設稅無異常變動,也較合理;年末所得稅為借方余額,且增加,表明2002年預繳所得稅要比應繳的多,也屬正常。

          #

            10.【答案】× #

            【教材依據】2004年《審計》教材第十三章第四節“所有者權益審計”中的資本公積實質性測試部分。 #

            【解析】股權投資準備是所有者權益的一種準備,在未實現前,即在未轉入“其他資本公積”前不得用于轉增資本,從表中可見,2002年股權投資準備本期減少4325432.88元并未增加“其他資本公積”的年末余額,而是直接轉增股本,所以注冊會計師認為資本公積增減變動不合理。

          #

            四、簡答題

          #

            1.【答案】

          #

            【教材依據】第四章第一節中的“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的成因”部分;第七章第二節中的“重要性的定義”的部分。

          #

           。╨)重要性是指被審計單位會計報表中錯報或漏報的嚴重程度,這一程度在特定環境下可能影響會計報表使用者的判斷或決策。 #

           。2)一是為了提高審計效率。在抽樣審計條件下,為了作出抽樣決策,不能不涉及重要性。二是保證審計質量。在抽樣審計條件下,注冊會計師對未審計部分要承擔一定的風險,而風險的大小與重要性有關。 #

           。3)普通過失是指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時沒有完全遵循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重大過失是指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時根本沒有遵守獨立審計準則的要求或沒有按照獨立審計準則的基本原則執行審計業務。

          #

           。4)從司法實踐看,如果會計報表存在重大錯報事項,注冊會計師運用常規審計程序通常應予以發現,但因工作疏忽而未能將重大錯報事項查出來就很可能在法律訴訟中被解釋為重大過失。如果會計報表存在多項錯報,每一處都不算重要,但綜合起來對會計報表的影響卻很大,也就是說,會計報表作為一個整體可能嚴重失實。在這種情況下,法院一般認為注冊會計師具有普通過失,而非重大過失,因為常規審計程序發現每處較小錯報事項的概率也很小。

          #

            2.【答案】 #

            【教材依據】第三章第三節中“職業道德規范指導意見”的相關部分。

          #

           。╨)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與同行進行比較有貶低同行、抬高自己之嫌疑。

          #

           。2)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會計師事務所的高級管理人員或員工不得擔任鑒證客戶的獨立董事,否則應當拒絕接受委托。

          #

           。3)不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會計師事務所應當要求律師就遵守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提供書面承諾。 #

           。4)不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為V公司提供納稅鑒證意見是審計服務的延伸,兩者并非不相容的業務。 #

           。5)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注冊會計師應當提請V公司告知前任注冊會計師,并要求安排三方會談,以采取措施進行妥善處理。 #

           。6)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要求。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規定會計師事務所不得對其能力進行廣告宣傳,因此,在允許做廣告的國家做廣告也屬于違反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規范。

          #

            3.【答案】

          #

            【教材依據】第十六章第一節“驗資”。

          #

           。╨)不正確。按《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依法經批準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折合的股份總額應當相等于公司凈資產額,即3500萬元。 #

           。2)不正確。外方出資者用其從中國境內舉辦的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獲得的人民幣利潤出資的,還需取得利潤獲取地外匯管理部門的同意,因此注冊會計師還應驗證利潤獲取地外匯管理部門的批準文件。#p#分頁標題#e#

          #

           。3)不正確。國家批準的債轉股企業在進行債轉股時,只需按照債權的賬面價值轉股即可。債轉股后資本公積應為250萬元。 #

           。4)不正確。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驗減少后的注冊資本,審計減資日的資產負債表后,方可驗證確認減資后的實收資本是否真實。

          #

           。5)不正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合同有約定匯率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匯率將繳納的外幣折合為人民幣。因此,注冊會計師審驗確認的注冊資本實收金額為人民幣6115萬元。

          #

            五、綜合題

          #

            1.【答案】 #

            【教材依據】《審計》第七章第一節,第八章第三節,第九章第二節,第十章第二、三、四節;《會計》第九章第一節,第二十章三節。 #

           。╨)①在實施分析性復核程序后,應將以下會計報表項目作為重點審計領域: #

            ——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在2001年度的基礎上增長了77.8%(或是發生了較大變化),而2002年度經營形勢與2001年度相比并未發生重大變化。 #

            ——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在2001年度的基礎上增長了71.35%(或是發生了較大變化,或是毛利率有較大幅度的提高),而2002年度經營形勢與2001年度相比并未發生重大變化。 #

            ——管理費用。在機構、人員亦未發生重大變化,且在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的情況下,管理費用由3260萬元下降到2380萬元,下降了26.99%(或是大幅下降)。 #

            ——補貼收入。2001年度公司并未取得補貼收入,2002年度取得大額補貼收入。

          #

            ——所得稅。所得稅占利潤總額比例(為10.82%,)與33%的所得稅稅率存在較大差異。

          #

             ②在實施分析性復核程序后,應將以下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和主營業務成本作為重點審計領域:

          #

            ——l月份。該月份毛利率(為3%,)遠遠低于全年平均毛利率和其他各月毛利率。 #

            ——12月份。該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年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較高(達18.12%);毛利率相對較高(達19.90%)。 #

           。2)①檢查銷售發票是否有與之相對應的發運憑證及安裝驗收報告;

          #

           、诤藢︿N售發票、銷售合同、貨運單、安裝驗收報告等所載明的品名、規格、數量、價格是否一致;

          #

           、蹤z查銷售合同中有無影響根據安裝驗收報告確認收入的限制性條款;④觀察是否寄發對賬單,并檢查顧客回函檔案。

          #

           。3)①對于每張發票及有關安裝驗收報告,若發現下列情形之一者,即可定義為誤差:沒有安裝驗收報告的任何發票;發票雖有安裝驗收報告,但該單據屬于其他發票;發票與安裝驗收報告所記載的數量不符。 #

           、诟鶕鲜鰳颖玖勘,預期總體誤差率為1%,可容忍誤差率為4%時,應選取的樣本量為156項。 #

           、鄢闃硬槌龅恼`差數為1,且沒有發現舞弊或逃避內部控制的情況時,注冊會計師可以得出結論:總體誤差率不超過4%的可信賴程度為95%(或總體誤差率超過4%的信賴過度險為5%)。 #

           、艹闃硬槌龅恼`差數為3,且沒有發現舞弊或逃避內部控制的情況時,注冊會計師不能以95%的可信賴程度保證總體誤差率不超過4%。此時,注冊會計師應減少對這一內部控制的可信賴程度,考慮增加樣本量或修改實質性測試程序。 #

           。4)①不能確認。根據合同條款,該項交易銷售實現的時機應為終驗合格,即終驗合格為風險和報酬轉移的標志。 #

           、谏袩o法形成審計結論。注冊會計師應向被審計單位索取要求供貨單位直接將貨物發運至B公司的書面指令及其他相關文件;結合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以確定公司確已從供貨單位采購該批貨物;向B公司發函,詢證B公司確于2002年12月31日前收到該批貨物;檢查安裝過程中所形成的相關記錄及所發生費用的相關憑證,以確定安裝驗收報告的真實性。 #

           、凵袩o法形成審計結論。由于被審計單位收入的確認取決于C公司的收入確認,即被審計單位收入的確認時機與C公司收入的確認時機相同。注冊會計師應要求被審計單位提供經D公司認可的C公司收入確認時機的書面資料,及C公司收入確認的直接依據;向C公司函證截止2002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以證實應收賬款的真實性。#p#分頁標題#e# #

           、苌袩o法形成審計結論。注冊會計師應實施以下審計程序:向F公司函證截止2002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以證實應收賬款的真實性;向F公司函證2002年11月28日傳真的真實性;檢查期后發貨記錄及期后賬簿記錄,以取得期后發貨、收款或是作銷售沖回的證據。

          #

           、莶荒苋看_認。(或根據《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在主要銷售給非關聯方的情況下,應按對非關聯方銷售的加權平均價格作為對關聯方之間同類交易的計量基礎,并據以確認收入;實際交易價格超過確認為收入的部分,計入資本公積。)在該項銷售中,若按非關聯方銷售應確認的銷售收入為2000萬元[1800÷(l-10%)],因此該公司此筆銷售所確認的收入中,1000萬元(3000-2000)轉入資本公積。 #

           、薏荒艽_認。根據《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會計準則,資產負債表日以前已確認收入的銷售,在資產負債表日后至財務會計報告批準報出日已經退回,應作為調整事項,進行相關的賬務處理。因此,對該項銷售退回,應沖減2002年度的銷售收入和相關銷售成本。

          #

           。5)注冊會計師應進一步實施審計程序以證實該項銷售的真實性,如結合采購與付款循環的審計進一步收集審計證據。若證實該項銷售業務虛假,注冊會計師應當修改或追加相關實質性測試程序,并以適當方式告知被審計單位管理當局。必要時,應當征求律師意見或解除業務約定。

          #

            2.【答案】 #

            【教材依據】《審計》第七章、第十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會計》第二章、第四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十九章。

          #

           。╨)對于第①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提請Y公司作以下調整分錄:

          #

            借:長期股權投資――D公司       400萬元 #

              貸:營業外支出――債務重組損失  400萬元 #

            對下第③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不需要對Y公司提出審計處理建議。

          #

            對于第④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提請Y公司在2003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充分披露。 #

            對于第⑤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提請Y公司作以下調整分錄: #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00萬元 #

              貸:主營業務成本         900萬元 #

                未分配利潤          100萬元 #

            借:未分配利潤            117萬元 #

              管理費用――計提的壞賬準備    117萬元 #

            貸:壞賬準備             234萬元 #

            對于第⑥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提請Y公司作以下調整分錄:

          #

            借:營業外支出            3200萬元

          #

              貸:其他應付款          3200萬元

          #

            對于第⑦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提請Y公司作以下調整分錄: #

            借:營業費用――廣告費        330萬元

          #

              貸:長期待攤費用         330萬元 #

           。2)對于第①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該事項影響利潤總額400萬元,大于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也大大超過長期股權投資項目的重要性水平,如果不予以調整,Y公司會計報表的披露將不符合國家的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影響重大,但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同此,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

            對于第②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因為Y公司采用權益法確認該筆投資的投資收益1620萬元占Y公司利潤總額的54%。占Y公司54%的利潤無法通過審計予以確認,說明審計范圍受到限制可能產生的影響非常重大和廣泛,注冊會計師不能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以至無法對會計報表發表意見。#p#分頁標題#e# #

            對于第③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因為Y公司對該非貨幣性交易的會計處理完全遵循相關規定,并且已按規定在會計報表附注中予以披露,因此,經審計的會計報表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原則,應當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

            對于第④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Y公司2003年度審計后的凈利潤為-1000萬元,2003年12月31日流動負債余額大于資產總額,說明Y公司已經資不抵債,在財務方面存在可能導致對其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或情況。但A和B注冊會計師經實施必要審計程序后認為Y公司編制2003年度會計報表所依據的持續經營假設是合理的,并且Y公司已經接受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處理建議,在2003年度會計報表附注中對該事項或情況予以披露。按照持續經營審計準則的規定,注冊會計師應當對這一事項或情況在審計報告中增加強調事項段予以揭示,因此,應當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

          #

            對于第⑤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該事項影響利潤總額334萬元,大于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如果不予以調整,Y公司會計報表的披露將不符合國家的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影響重大,但又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因此,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

            對于第⑥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該事項影響利潤總額3200萬元,超過Y公司的利潤總額,大大高于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如果不予以調整,Y公司的利潤表將“扭虧為盈”。Y公司會計報表的披露將不符合國家的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未能從整體上公允反映Y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應當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

            對于第⑦個事項,A和B注冊會計師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該事項影響利潤總額330萬元,大于會計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也大大超過長期待攤費用項目的重要性水平,如果不予以調整,Y公司會計報表的披露將不符合國家的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影響重大,但又不至于出具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因此,應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

           。3)審計報告

          #

          Y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

            我們審計了后附的Y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Y公司”)2003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以及2003年度的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這些會計報表的編制是Y公司管理當局的責任,我們的責任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這些會計報表發表意見。 #

            我們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計劃和實施審計工作,以合理確信會計報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錯報。審計工作包括在抽查的基礎上檢查支持會計報表金額和披露的證據,評價管理當局在編制會計報表時采用的會計政策和作出的重大會計估計,以及評價會計報表的整體反映。我們相信,我們的審計工作為發表意見提供了合理的基礎。 #

            我們認為,上述會計報表符合國家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Y公司2003年12月31日的財務狀況以及2003年度的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

            此外,我們提醒會計報表使用人關注,如會計報表附注X所述,Y公司2003年度的凈利潤為-1000萬元,在2003年12月31日,流動負債高于資產總額1200萬元。Y公司已在會計報表附注X中充分披露了擬采取的改善措施。Y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本段內容并不影響已發表的審計意見。

          #

            ABC會計師事務所(蓋章)中國注冊會計師:A(簽名并蓋章)

          #

                        中國注冊會計師:B(簽名并蓋章)

          #

            中國·北京                  2004年3月10日

          #

          責編:191932687 返回頂部  打印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友情鏈接網站聲明網站地圖廣告服務QQ:190726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