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操縱(控制)器的安全人機學要求

操縱裝置是用來對機械的運行狀態進行控制的裝置。按人體執行操縱的器官來分類,操縱器可分為手控、腳控和聲控多種類型。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應用,聲控方式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但目前仍處于個別領域的嘗試階段。手控和腳控操縱器有線位移(如按鈕、推桿)和角位移(如旋鈕、手輪)兩種,由于手比腳的動作更精細、快速、準確,所以,手控操縱器占有重要位置。腳控操縱器適用于動作簡單、快速且需較大力的情況,一般只作為手控方式的補充。 #
操縱器的設計應考慮到功能、準確性、速度和力的要求,與人體運動器官的運動特性相適應,與操作任務要求相適應;同時,還應考慮由于采用個人防護裝備(如防護鞋、手套等)帶來的約束。操縱裝置應滿足以下安全人機學要求:
#
1.操縱器的表面特征 #
操縱器的形狀、尺寸、間隔和觸感等表面特征的設計和配置,應使操作者的手或腳能準確、快速地執行控制任務,并使操作受力分布合理。
2.操縱力和行程
操縱器的行程和操作力應根據控制任務、生物力學及人體測量參數選擇,操縱力不應過大使勞動強度增加;操縱行程不應超過人的最佳用力范圍,避免操作幅度過大,引起疲勞。
3.操縱器的布置 #
操縱器數量較多時,其布置與排列應以能確保安全、準確、迅速地操作來配置,可以根據控制器在過程中的功能和使用的順序將它們分成若干部分;應首先考慮重要度和使用頻率,同時兼顧人的操作習慣、操作順序和邏輯關系;應盡可能給出明顯指示正確動作次序的示意圖,與相應的信號裝置設在相鄰位置或形成對應的空間關系,以保證正確有序的操作。 #
4.操縱器的功能 #
各種操縱器的功能應易于辨認,避免混淆,使操作者能安全、即時地操作。必要時應輔以符合標準規定且容易理解的形象化符號或文字說明。當執行幾種不同動作采用同一個操縱器時,每種動作的狀態應能清晰地顯示。例如,按壓式操縱器,應能顯示"接通"或"斷開"的工作狀態。
5.操縱方向與系統過程的協調
#
操縱器的控制功能與動作方向應與機械系統過程的變化運動方向一致,符合表2:1規定的要求?刂苿幼、設備的應答和顯示信息應相互適應和協調,同樣操作模式的同類型機器應采用標準布置,以減少操作差錯。
表2-1操縱器的控制功能與動作方向 #
功能動作 | 開通 | 關閉 | 增加 | #p#分頁標題#e#減少 | 前進 | 后退 | 向左 | 向右 | 開車 | 剎車 |
向上 | √ | √ | #p#分頁標題#e#√ | √ | ||||||
向下 | √ | #p#分頁標題#e# | √ | √ | √ | |||||
向前 | √ | √ | #p#分頁標題#e#√ | √ | ||||||
向后 | √ | #p#分頁標題#e# | √ | √ | √ | |||||
向右 | √ | √ | #p#分頁標題#e#√ | √ | √ | |||||
向左 | √ | #p#分頁標題#e# | √ | √ | √ | √ | ||||
順時針 | √ | √ | #p#分頁標題#e#√ | √ | ||||||
逆時針 | √ | #p#分頁標題#e# | √ | √ | √ | |||||
提拉 | √ | #p#分頁標題#e# | ||||||||
按壓 | √ | #p#分頁標題#e# |
設有多個擋位的控制機構,應有可靠的定位措施,防止操作越位、意外觸碰移位、因振動等原因自行移動;雙手操作式的操縱器應保證安全距離,防止單手操作的可能;多人操作應有互鎖裝置,避免因多人動作不協調而造成危險;對關鍵的控制器應有防止誤動作的保護措施,使操作不會引起附加風險。
#